“什么?你说你在县城遇见了一个行商?”姜知海惊诧道。
“他还说要我们家帮忙收山货?”姜知河接着问。
“你这样太危险,一个姑娘家在外面不要随便跟不认识的人搭话。”姜知清不赞同地摇了摇头。
“就是,知知你这么漂亮,要是被人贩子看上,人家来找你搭话,在别人看来你俩就是认识的。
等到时候他要把你带走,即使你跟周围人求救。
但他只要说一声你是他抛夫弃子跑出来的媳妇,那些人肯定不会管的。
说不定还要帮那个男人一把,一起把你给捆了。”
周氏担忧道。
周氏这话让姜知知讶异,这不就是现代人贩子使用过的招数吗?
没想到二嫂有这般超前的意识。
不过看他们第一时间关心的是她的安全,姜知知心里还是很受用的。
“你们别担心,我心里有数,这不是安然无事的回来了嘛。”
果然瞎话不要乱说,不然就要说一个又一个假话去圆。
见她此时好好的站在这里,姜知河等人当然知道她无事,但作为大哥不免还是多唠叨了两句,等姜知知捂着耳朵求饶时,他才勉强放过。
随后其他人就对她口中说的收山货有了兴趣。
任由孩子们在那边探讨关于这个行商的事情靠不靠谱。
姜老头坐在一边,深思了片刻后抬起头,看着姜知知正色道,“知知你确定吗?”
如果这是真的,那对于他们家来说这又是一笔进项。
“确定,喏,这是那商人给的定金。”姜知知从袖口掏出1两银子出来。
“这是第一次合作,那人给的定金不多,如果后面做得好的话,我认为还是有利可图。
至少比我们自己背着山货去县城卖来得方便。”姜知知解释道。
看着这1两银子姜家人哑然,这下还有什么不信的。
在县城给人干一天苦力才十几二十文。
这1两银子不知道得干多少天才能挣回来,人就算戏耍他们,也不至于拿这么些钱。
再说,他们就一普通农户,有什么值得人戏耍的。
并且这还只是定金,在他们什么都没有做的情况下给这么多钱,在姜老头等人看来这就是诚意。
当然他们也不傻,一开始肯定只是上山采点山货去试试水。
说干就干,次日用过饭后,姜知知就跟许氏周氏一起出门了。
一路敲敲打打的上山。
“我就不信了,这青山这么大就只有那一个地方有茶树。”
从出门到现在周氏一直不死心的四处张望,企图找到另外一片茶树林。
“你就别费工夫了,要是其他地方还有,公婆生活在这个地方十几年了,还用你来找,早就告诉我们了。
既然没说,那就说明这些平日里有人走过的地方没有。
也许只有深山里才有,但你敢进去吗?”
许氏走在最前面,拿着棍子探路,劝慰道。
“大嫂说得没错,二嫂你还是专心捡捡菌子或者其他山货来得实在。”姜知知赞同。
“行吧。”周氏满脸遗憾,老老实实收回到处瞟的目光。
“地里现在没有那么忙,能空出人手了,我们可得抓紧在这山里逛逛,看能不能捡点什么值钱的东西挑去卖。
如果昨晚说的事情走得通,那以后可省了不少事。”
作为大嫂许氏难免多操心一些。
她是真心希望行商这条路行得通,想想往日每次去县城,路远不说,东西还卖不上价。
甚至有时候还得把卖不出去的东西重新挑回家来。
而且从早到晚等着顾客上门也是一件煎熬的事情。
夏天顶着烈日满头大汗,冬天吹着寒风冰冷刺骨。
就这样看着来来往往的人,期盼着下一个路人会停留在自己的摊子面前。
“大嫂,快来这边。”姜知知的一声呼唤打断了许氏的回忆。
“你看这,好大一片蕨…如意菜,我们赶紧摘吧!”
这一片坡地的蕨菜是真多,地表有着黑灰,姜知知怀疑这地方曾经被火烧过。
“知知你确定这东西行商会收吗?这如意菜吃着苦,给鸡吃鸡都不吃,只有那家里实在过不下去的人才会吃这玩意。”周氏满脸怀疑。
姜知知恍然大悟,难怪这段时间从来没有在姜家的桌上见过这野菜。
原来是没人吃。
“收,人家给我说过要收哪些东西,二嫂你就放心的摘吧。”
三人这才弯腰开始摘了起来。
这地方都不用挪步,手里就能摘得满满一把。
一个时辰后。
许氏长吁一口气,站直身揉了揉腰,“可算是摘完了。”
周氏的背篓也装满了,连带着的麻布口袋也塞得满满当当的。
姜知知看天色还早,“二嫂你带着这些东西先下山,我跟大嫂再逛逛。”
“行。”把口袋横着放在背篓上,用带着的绳子将其和背篓紧紧捆在一起。
姜知知在后面帮着抬了一把,周氏就将这大几十斤的东西轻轻松松背了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