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七彩书院>其他类型>重启人生> 0060【几大名校公然抢人】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0060【几大名校公然抢人】(2 / 3)

通,到时候再开会讨论。”

他有九成把握,给陈贵良申请一本线录取。

但话不能说太死,万一出现意外呢?

“谢谢程部长。”

“留个联系方式吧。”

就在陈贵良写电话号码时,站他后面的获奖者都听傻了。

同样是一等奖,为啥给他特别优待?

等陈贵良离开,这人立即上前:“老师,我轻轻松松过重本线的。”

敢跑来清华北大咨询的,除了陈贵良之外,哪个不是稳过重本线?

程部长说:“降20分。”

“凭什么他不一样?不公平!”这位获奖者心怀不满。

程部长道:“等获奖文章公布之后,你可以去欣赏一下陈贵良同学的作文。”

陈贵良又溜达到复旦那边。

“汪主任好。”

“陈贵良是吧?平时成绩如何?”

“保底二本,冲击一本。”

“那没问题了,来我们复旦吧。过了本科线就录。”

“啥?”

“就算你只过了三本线,复旦也录你。三月份来参加自主招生考试,我发几份往届试题给你做参考。”

在复旦这里咨询的人,可比清北那边多得多。

毕竟,不是谁都能考超高分。

汪主任说“三本线都录”,直接把其他获奖者听傻了。

北师大的阎所长就在隔壁桌,她生怕陈贵良被抢走,当即起身走过来:“陈贵良同学,只要你参加北师大的自主招生考试。可以不看高考分数录取!”

在北师大咨询的获奖者也傻了。

刚才不是说只降三十分吗?

“阎所长,你怎么老跟我抢人?”汪主任不高兴道。

阎所长说:“我们一向重视新概念大赛。去年只有18个自主招生名额,其中7个名额都给了新概念。今年给一个免试名额怎么了?”

汪主任懒得跟女人争吵,对陈贵良说:“陈同学,你可以仔细想想,复旦的情况是最适合你的。你既然稳上二本,还能冲击一本,那免不免试都无所谓。你高中苦读三年,付出那么多心血,免试简直浪费你的努力。是不是这个道理?”

阎所长说:“高考还是有风险的,万一发挥失常呢?”

汪主任道:“人家保底二本,就算发挥失常,难道三本都考不上?复旦只是要求他上本科线。”

复旦和北师大,历来是跟新概念合作最紧密的。

这两所学校派过来的领导,对获奖者有着极大的招生自由度。甚至都不用继续请示上级,就可以破例给出超优渥条件。

阎所长今年40岁,齐耳短发,戴着眼镜。

她就像一个知心阿姨,拉着陈贵良的手说:“我们北师大,对才子是非常重视的。不止是把你招进去,进了大学以后,还会关注你的后续发展。像什么入党啊,参加学生会啊,这些都是有优待的。”

好嘛,这种话都说出来了。

陈贵良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:“感谢阎所长的重视!”

汪主任急了:“复旦也有优待,陈同学你不要担心。”

厦大和华师大,对新概念的招生政策倾斜,仅次于复旦和北师大。

华师大的陈主任也坐不住了,走过来说道:“陈同学,你可以来我们学校。也是不看高考成绩,而且文科专业随便挑,进了大学还另有优待!”

“华师大给什么政策,我们厦大都可以给。”厦大的高教授说。

由于这四所学校的支持力度最大,因此咨询他们的获奖者也最多。

此刻见四所大学公然抢人,已有十多个获奖者陷入呆滞状态。

米兰在复旦的桌子旁,罗堇在北师大的桌子旁。

他们走到一起,面面相觑。

“陈贵良到底写了什么东西?”罗堇难以理解。

米兰迷糊道:“应该是很厉害很厉害的文章。”

其他获奖者,也窃窃私语、议论纷纷:

“这人谁啊?几所大学抢着要。”

“我也不知道啊。”

“他跟我一个考室的。写作文的时候,监考老师一直站他旁边。”

“我知道,这人叫陈贵良。我认识一个来帮忙的往届获奖选手,他说陈贵良的文章轰动了评委组。明天颁奖之后,还要专门开一场文章研讨会!”

“研讨会?专门研讨他的作文?”

“好像是这样。我们也可以去旁听,到时候还有媒体记者要来。”

“疯了吧?”

“草,我先前在北大那边咨询。你们知道北大给他什么待遇吗?”

“什么待遇?”

“只要过了一本线,北大就可以录取他。”

“一本线读北大?你开什么玩笑!”

“第一届和第二届还能保送呢,一本线为什么不可以读北大?”

“清华也留了他的电话,说是开学以后就讨论破例给名额。”

“谁知道他写了什么文章?”

“我知道,他用古文写的。”

“你听谁说的?”

“一个来帮忙的校友。我那学长是第三届一等奖,这次负责监考陈贵良他们考室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